鶯歌中古屋,鶯歌中古屋買賣,新北鶯歌中古屋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鶯歌中古屋,鶯歌中古屋買賣,新北鶯歌中古屋.買一間有電梯的便宜中古(透天/別墅/公寓/農舍/大樓/華廈/套房/店面).有雙車位的中古屋大樓,查詢591鶯歌中古屋實價登錄行情房價,鶯歌中古二手屋2房3房推薦,請指定新北591中古屋樂屋網好房站-WWW.周賜龍.TW

第1頁109111最後頁
共28589筆/共2859頁
前2月房地合一稅衰退18.5% 新竹縣市跌幅全台最深2025/03/13發佈

財政部今天公布最新稅收統計,房地交易持續降溫,契稅、土增稅、房地合一稅前2月實徵淨額仍陷年減局面,其中,房地合一稅衰退18.5%;觀察各地區,新竹縣、新竹市分別年減約57%、49%,跌幅居全台前2深。



財政部今天公布2月全國賦稅收入新台幣1019億元、年增7.2%;累計前2月實徵淨額3214億元、年增0.9%。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由於農曆春節落點不同,今年2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月增加,與房地交易相關的契稅、土增稅,2月實徵淨額分別為12.4億元、65.8億元,皆年成長約2成,不過,房地合一稅2月實徵淨額37.2億元、年減7.2%。



若將1月、2月實徵情況合併檢視,契稅、土增稅、房地合一稅皆為負成長,劉訓蓉分析,主要是受到央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發酵,新青安優惠房貸熱度逐步退燒,以及民眾看漲房市的心態已漸趨理性等因素影響,使市場交易持續降溫。



契稅前2月實徵22.7億元、年減15.4%,劉訓蓉指出,從縣市別來看,以新北、台南、高雄市減少金額較大。土增稅前2月實徵127.3億元、年減7.4%,其中以新北市減少金額較大。



同時,據統計,房地合一稅前2月實徵57.6億元、年減18.5%;六都中僅新北市實徵淨額年增9.9%,其餘皆呈衰退,幅度介於16%至35%,另外,新竹縣、新竹市分別年減57.1%、48.9%,跌幅居全台前2深。



針對新北市前2月契稅、土增稅減少,房地合一稅卻呈年增,劉訓蓉說明,房地合一稅徵起狀況會受到交易案買賣價差、持有時間長短影響,不是單純只反映交易量的影響。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交易吹冷風 房市三稅全趴2025/03/13發佈

房市交易吹冷風,財政部11日發布稅收統計,土增稅、契稅和個人房地合一稅等房市三稅,前兩個月表現「全趴」,年減幅介於7%至18%,個人房地合一稅前2月年減18.5%,更創下房地合一稅2016年上路以來的同期最大減幅。



財政部表示,每年1、2月因為春節落點和工作天數不同,對房市相關稅收的影響會很大,因此合併觀察前2月數字會較準確,就相關稅收來看,目前的結論就是:國內房市交易確實有持續降溫之勢。



財政部分析,造成房市交易由熱轉冷的三大原因,包括中央銀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財政部新青安貸款退燒,及民眾對於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回歸理性,這也反映在前2月六都移轉棟數年減2成5,且六都全數減少、無一倖免。



其中,受惠去年春節落在2月、今年則在1月,使得2月相關稅目表現出現假性反彈,土增稅和契稅單月稅均繳出較去年成長2成的成績單,月增幅也各有6.84%和21.15%,契稅2月稅收12.4億元更寫下同月新高水準。



個人房地合一稅2月表現則斯人獨憔悴,較去年同月仍減少7.19%,但相較今年1月,由於2月工作天數回升,房地合一稅收的月增幅因而高達82.62%。



合併觀察前2月房市三稅表現,則是「春天哪會這呢寒」,土增稅稅收12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億元、年減7.4%;契稅年減15.4%至22.7億元;個人房合一稅57.6億元,較前一年同期減少13億元、減幅達18.5%。



財政部也就六都土地三稅徵收情況表示,前二月土增稅以新北減少6.4億元最多;契稅則是以新北、台南和高雄減幅較顯著,六都中僅桃園維持年增;至於個人房地合一稅2月僅新北和桃園年增、前二月僅新北維持年增。



財政部說明,契稅主要是建物移轉,因此受新建案交屋影響大,但個人房地合一稅主要反映買賣價差和持有時間長短,不單純只是看交易量,因此才會出現像新北市契稅減少但個人房地合一稅反向增加的情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百貨商場周邊房價 這區價差高出行政區近三成2025/03/13發佈

新百貨進駐,除了為當地帶來豐富的商機、人流,也會進一步提升周邊生活機能及建設,因此有望成為區域房市利多。此次,永慶房產集團針對預計今年開幕的九間百貨商場,分析其周邊1公里範圍內的住宅價格並與所處行政區做對比。其中,Dream Plaza周邊每坪114.1萬元的住宅單價,較行政區平均單價高出近3成,差異最大。



據統計資料顯示,大多數即將開幕的百貨商場周邊房價普遍高於所在行政區的平均房價,而其中又以Dream Plaza的表現最為亮眼。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Dream Plaza位於信義計畫區的誠品信義店舊址,周邊有微風信義、新光三越等大型商場,商圈十分活絡,周邊也不乏些高單價的大樓產品拉抬區域整體房價。陳金萍表示,由於是最精華的地段,周邊房價自然比整體區域都高,2024年該百貨周邊的平均單價高達114.1萬元,與所處行政區的價差幅度更高達27.9%。



其次是高雄市苓雅區的Focus 13珊瑚廣場以及台中市北屯區的漢神洲際購物中心,兩者與行政區價差幅度分別是25.9%、25.3%,表現不分上下。



陳金萍表示,Focus 13位於苓雅區,靠近光榮碼頭、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地,是該區域文化、藝術及娛樂重心地帶,擁有大量的人流和商機,而在串聯藝文活動下,也有望吸引不同消費群體。此外,Focus13走路即可到達輕軌站點,交通十分便捷,同時周邊也不乏有綠地、學區等,在挾帶眾多利多優勢下,該百貨周邊平均住宅單價達33.1萬元,與行政區有25.9%的價差幅度。



而漢神洲際購物中心就設在洲際棒球場,本就擁有龐大商機,同時鄰近74快速道路且周邊設有多個公車站,具備交通機能。陳金萍分析,目前該百貨周邊住宅平均單價達39.1萬元,而未來預計將串聯會展中心、美術館等藝文場館,而隨著生活、休閒機能逐步完整,周邊建案的價格也有一定的補漲空間。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最後一舞?全台房仲家數直逼萬家 專家:僧多粥少成隱憂2025/03/13發佈

近期房市受大環境因素,交易量重挫,各界關注房仲業者發展狀況,觀察內政部數據,全台截至2月底,不動產經紀業達9,796家,同時在職經紀人、營業員人數達11,667、64,020人,3項數據皆創歷史新高。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不動產經紀業相關從業人員續創新高,顯示多頭時期投身產業者眾,惟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恐下滑不少,甚至達保衛30萬大關的程度,如今市場僧多粥少趨勢明顯,房仲業將面臨重大挑戰。



據內政部統計,含仲介、代銷及經營國外不動產等業種的不動產經紀業,全台截至2月共達9,796家,同時相較去年同期的9,273家,年增幅達5.6%;另一方面,不動產經紀人、營業員人數截至2月達1萬1,667、6萬4,020人,亦相較去年2月分別成長4.8%、9.4%。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政府近期打炒房不手軟,加上全球政經詭譎,不動產市場前景不明朗,讓房仲家數與人數都創歷史新高紀錄,除與近年房市表現強勢,吸引就業者投身其中,另外不少店頭面臨世代交替,業者會擴大經營規模留才,除拓展事業規模,還可培養接班人,型態已大不相同。



除了上述兩大因素之外,賴志昶補充,細看六都數據,高雄市經紀業備查家數2月達1,001家,較去年同期增長8.1%,任職經紀人、營業員人數達1,141、7,562人,相較去年同期亦成長9.5%、14%,增幅皆冠居六大都會區。



此外,不管是經紀業備查家數或任職經紀人數,都以台中市數量最高,顯示隨著中南部縣市的大型建設不斷,還有高科技者業帶動房市議題,加上台中、高雄幅員廣闊,除市區之外亦有其他蛋白商圈值得深耕,致使部分當地相關產業高速發展。



徐佳馨提醒,隨著消費模式改變,加上主力買盤漸往剛性需求、首購族群轉移,業者生態已與過去截然不同,因此研判未來業者強者恆強現象將加劇,較具規模店面成交依然穩健,至於獨立作業品牌將限縮成長空間,善於運用總部資源或科技工具者將能脫穎而出。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329房市推案量仍高 學者:交易冷推案增有助房價下修2025/03/13發佈

儘管政府打炒房力道不減,七都今年329檔期推案量仍高達新台幣8千多億,創歷年次高。學者今天(12日)分析,去年第四季後房市急速降溫,建商不斷延遲推案,使得手中存貨太多,已到了不得不開始推案的階段,不過,房市觀望氣氛濃厚,預期銷售不會太好,此時推案量增,反而可能打擊建商信心,迫使口袋不深的建商願意降價求售。



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全台七都329檔期,建商推案量高達8,223億元,年增5%,創下歷年次高。



景文科技大學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12日受訪表示,從去年第四季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擴大打炒房力度後,房市成交量明顯萎縮,且建商推案量也因此減少,但因先前建商積極獵地,手中存貨滿滿,加上有些土地是與地主簽合建分屋約,且貸款以及建照都到位,也不能不推案,才會造成今年329檔期推案量成長的局面。



不過,章定煊強調,推案量不等於銷售量,建商即便推案,但政府當前打炒房力道並未降低,329檔期銷量也不會好,不過推案屬於預收屋,建商可能以時間換取空間,能賣多少是多少,來減輕資金週轉壓力。然而,當前房市冷颼颼,推案量又大增的情況下,反而可能會使得民眾、銀行、建商對房價的信心崩潰,促使未來房價可能有下修空間。他說:『(原音)之前建商在銷售率低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有一點點想要降價的準備,但是他們都想說再看看再看看。所以說一旦信心崩潰了之後,會不會導致說有少數, 開始會有幾個建商受不了了,就可能就開始降價賣。』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表示,建商雖然不得不推案,但當前房市並沒有支撐復甦的力道浮現,觀望氣氛仍舊濃厚,預期交易量難以加溫,而房價有沒有下修空間,取決於建商的口袋深度,有資金週轉壓力的建商,若見銷量不佳,就會比較願意降價求售,可能要等到下半年,情況才會比較明朗。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冬天逼近?329檔期推案逾8千億創史上次高,專家卻估房仲據點年底前關近2千家…潛藏危機何在?2025/03/13發佈

即將到來的房市329檔期,六都加上新竹的推案總銷金額竟高達 8,223.2億元,創下逼近天量的史上第二高紀錄;然而又一次的,在漂亮的數字背後,藏著不安訊號。



「部分建商,其實是抱著『放手一搏』的心態推案。」《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觀察,去年下半年金管會與央行陸續加強控管後,市場買氣逐漸降溫;但在建商這端,這些年加緊趕工開發後,不少大案的接待中心、媒體宣傳、銷售人員等成本已經規畫支付,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相對於趕工中、等待推出開賣的可觀案量,各界對市場後續買氣的預判,卻有著恐將由盛轉衰的理由。「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好久沒有『景氣循環』了啊!」景文科大財金所副教授、長期為政大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編寫年鑑的章定煊說:「從中美貿易戰開始,到現在,這一路走來不斷攀升的房價,可說都是『多出來的』房地產行情。」



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牽動台商加速回流,帶動一波房地產熱潮;隨後又逢香港爆發反送中事件,觸發港人來台置產,乃至於新冠疫情讓市場利率大降,且國內防疫得宜,推動房市需求。接續又逢AI浪潮帶動台股狂熱,而後是新青安政策上路催動買氣,「每一次,都是無關房市正常供需週期的強心針。」章定煊說。



在他的觀點中,2023年8月推出的新青安政策尤為莫名,「這個專案,引導了部分原先購房能力較為受限的民眾提早進入市場,承接建商的預售屋,形成所謂的『最後一隻老鼠』現象。」無論如何,在連串「非經濟因素」的加持下,台灣的房貸餘額占GDP比率已經超過4成,明顯高於日、韓等亞洲鄰國,成了國際間的畸形現象。



另外,也有房地產業界人士認為,新青安不僅讓後續長期的購屋買盤「提早發酵」,且其中恐怕也夾雜部分財務調度能力較弱的投資客,「若因房市整體交易下滑,投資客開始降價求售手中其他物件,房市信心恐會加速潰散。」



不只是投資客的動向必須留意,章定煊預估,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成交量極度萎縮的「窒息量」,市場流動性恐將嚴重不足,首當其衝的,「是代銷和仲介業者面臨生存危機,接下來,甚至可能導致部分小型建商倒閉。」



相較於目前全台共有 1.3萬家便利商店,房仲業在街頭巷尾的據點數量不遑多讓。據截至今年二月的統計,全台共有多達 9,796間房仲據點,某種程度,呼應著房市一路熱絡的現象;但不動產聯盟理事長林正雄稍早也悲觀預測,今年房仲業恐有2成據點面臨關門命運。



拔河,比的是氣長,建商能否挺過「雙殺困境」將是觀察重點。章定煊表示,若有建商率先大幅降價、開出第一槍,就可能會引發「破窗效應」,導致房價全面下修。



去年底宣布暫停購地的興富發動見觀瞻。事實上,早在10年前,興富發也曾因為「開出第一槍」引發震撼。在2012年初的公司尾牙活動中,時任興富發董事長的鄭欽天拋出一句:「北市房價看跌 15%、開價最低殺到七五折!」消息傳出後,立刻引來同業一陣叫罵;但那年的台北市全年移轉棟數,也真的改寫了10年新低。



房市冬天似近,建商的營運策略早已轉向;至於購屋、換屋或有投資需求者,也該針對區塊選擇、介入時機、議價策略等重打算盤。你,準備好了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積電效應發酵 高雄租屋需求暴增逾8成2025/03/13發佈

隨著台積電高雄F22廠正式掛牌,並預計於第二季開始投片量產,就業人才陸續到位,帶動了周邊區域的租屋需求。包含楠梓、橋頭、左營、仁武等四個台積電概念區的租屋市場明顯升溫。其中,楠梓區的租屋需求從2023年的674件,大幅增加到2024年的1,237件,年增563件,增幅超過8成,為各區之冠。



台積電效應帶動高雄租屋需求暴增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除了楠梓區租屋需求年增84%外,左營區2023年租屋需求為1,020件,2024年增至1,433件;橋頭區2023年為143件,2024年增至318件;仁武區2023年為122件,2024年增至200件。此現象與台積電投資高雄廠,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工作人口移入有直接關係。由於高雄台積電去年已開始招募人力,加上P1廠區已裝機進行試產,科技人才陸續進駐,使得市場租屋需求明顯提升。


台積電

通勤便利機能佳,台積電客群租屋偏好曝光



李家妮指出,左營區因距離台積電廠區最近,生活機能完善,原本就具備豐沛的租屋需求,隨著科技產業人才的進駐,更是為租屋市場錦上添花。楠梓區則因有在地科技產業園區上班族及大學生租屋需求,加上生活機能佳且有捷運串聯市區,租屋行情相較於左營市區及以新屋為主的橋頭區更為親民,成為短期派駐或暫無購屋需求的台積電員工及供應鏈廠商的最佳選擇。橋頭區近年新建案供給熱絡,特別是橋頭新市鎮全區皆為新屋,吸引了不少租屋族目光。



台灣房屋美術青海加盟店店東洪誌隆表示,台積電四大概念區2024年的租屋房型以整層住宅最受青睞,其次為分租套房。台積電客群租屋偏好首重通勤便利性,距離廠區10到15分鐘車程內為佳,其次考量生活機能與屋齡屋況,多偏好屋齡5到10年左右的二房大樓,若有家庭成員同住,則會以三房為主。熱門商圈包括左營高鐵、楠梓後勁、右昌、德民等。楠梓新大樓二房不含車位月租金約2萬元到2.2萬元,5到10年中古二房月租金約1.7萬元到1.8萬元,三房約2.3萬元到2.5萬元。



近年來,受到台積電效應帶動高雄房價上漲,加上政府祭出限貸令提高貸款門檻,許多購屋族選擇暫時「以租代買」,也使得熱門區域的租屋需求增加。李家妮也提醒,由於非透過不動產業者代租的案件,政府並無強制登錄,因此市場實際租屋需求可能比檯面上更多。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打炒房」出現成效! 新一波房市管制可望停手 央行3目的逐漸顯現2025/03/13發佈
央行最新的書面報告出爐,央行的三大目的已達到,暗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應該不會今年首季出手。廖瑞祥攝

房市從2023年下半年持續升溫,就連不動產放貸也加速成長,央行去年請銀行自主控管,更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根據央行最新書面報告,觀察去年第4季房市交易量明顯減少、房價漲勢收斂、民眾看漲預期心理趨緩,且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比率上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及貸款增幅均趨降,認為已經達到之前期待的3大目的,暗示今年首季應不會祭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央行總裁楊金龍明(3/13)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厚厚一疊的書面報告出爐。由於下周將召開今年首季的理監事聯席會議,由於房市進入寒冬、買氣腰斬,預售屋或成屋的交易量明顯下滑,但房價並未出現鬆動,不動產市場都在觀注是否有可能祭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央行書面報告表示,去年8月請銀行自主控管未來1年(2024年第4季至本年第4季)不動產貸款總量,並於9月第七度調整信用管制規範內容,希望達到三大目的,一是降低民眾強烈的房價上漲預期心理;二是將投機需求的貸款資金釋出,優先轉予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三是改善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貸款情形



首先在銀行自主控管方面,報告指出,去年第4季,多數銀行均達成「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自訂控管目標,少數未達目標的銀行,主要受到季節性因素,例如,逢年底大型企業客戶因應財報結算而減少銀行借款,或是逢年底交屋旺季,整批分戶房貸案件增加;而銀行承諾將增加承作不動產貸款以外的其他放款,以及持續監控不動產貸款之撥款及還款情形,努力達成今年目標。



其次,報告提出, 觀察去年第4季房市交易量明顯減少,尤其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從去年10月起轉呈負成長,到今年1月續降至-40.3%,同時去年第4季房價漲勢收斂,且民眾購屋意向趨緩等,顯示 民眾對房價看漲的預期心理趨緩。



同時,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比率上升,包括銀行辦理受限貸款的貸款成數下降,投機交易貸款資金受到限制,且本國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從2023年1月底的57.0%,到今年1月底來到61.5%;另在不動產貸款及中度,從去年6月底的37.61%,在今年1月降至37.12%等。



報告強調,央行信用管制措施三個目的的成效均逐漸顯現,未來會加強三方面,一是持續審視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每季具體改善方案執行情形,並督促其積極落實;二是將持續加強辦理專案檢查,並要求銀行



落實本行規定及改善缺失樣態;三是 持續檢視不動產貸款情形與本行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並密切關注房地產相關政策對房市的可能影響,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租金抵稅最多省1.2萬!新制今年報稅季就適用 民團提「房東擋路」解方2025/03/13發佈

近年房價火箭式飆漲,主計總處最新統計,今年2月房租指數達108.06再次攻頂,雖然政府推動租屋補助,但許多無殼蝸牛族壓力仍然不小;值得注意的是,立法院會前年底三讀《所得稅法》修正案,租金抵稅新制將於今(2025)年5月上路。針對抵稅或補助對不少租屋族來說仍是「看得到吃不到」,OURs都市改革組織等民團提出可能改善方式。



2023年12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案,將房屋租金支出從現行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扣除額額度由12萬元提高為18萬元;租金扣除額設有排富條款,今年報稅季就可適用。針對新制上路,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等居住正義民團11日邀集跨黨派立委召開記者會,針對內政部與財政部提出兩大具體訴求。



OURs都市改革組織11日指出,租金指數已連續上漲40個月,但根據2022年數據顯示,台灣租金抵稅使用率僅不到2.5%,根本原因在於「不划算」。針對抵稅新制,OURs引述租客聯盟「租屋狀況調查」 指出,高達54.2%租屋族因為「房東拒絕」或「恐懼遭房東不利對待」而無法使用租金抵稅;且有20.1%根本不知道租金可扣抵所得稅,這可能讓新制美意「看得到吃不到」。



OURs都市改革組織表示,為此他們向政府提出兩大具體訴求,一是內政部應啟動包租代管、租金補貼案件專案宣導。由於內政部已透過「租金補貼」、「社宅包租代管」具體掌握數十萬筆租賃資訊,應優先針對租補與包租代管案件進行專案宣導,讓民眾了解新制,以降低房東的反彈和疑慮,並鼓勵房客充分使用抵稅新制。



第二點,財政部應負賦稅主管機關責任,提供配套救濟機制。OURs強調,財政部作為賦稅主管機關,理應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的責任。因此他們要求財政部應設置「房客抵稅申訴專線」,並公開宣示,若收到房東妨礙租金抵稅相關投訴,將專案查核該房東是否涉及逃漏租賃所得稅,來達到嚇阻作用,保障租屋族合法權益。



至於租屋抵稅新制,租屋族實際上能省多少?OURs都市改革組織試算,以具備一定收入(要繳稅)並符合租金補貼收入門檻的租屋族來設算,「抵稅新制」下,單身租屋族將可比舊制在稅賦上少4528至7756元;家庭租屋族則可少1萬0800至1萬2290元;OURs也說,租金抵稅制度至此對租屋族才算真正有感。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買氣冷、政府稅收gg了!前兩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57億 年減18%2025/03/13發佈

受到房市交易量縮影響,房地合一稅收也出現衰退現象;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資料顯示,今年前兩月房地合一稅收57.6億元,年減幅度達18.5%,2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37.2億元,年減7%。



至於前兩月的繳稅王仍是台中市居冠。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地合一稅收跟房市景氣表現走勢一致,反映央行第七波後房市交易量縮,去年個人與企業的房地合一稅收1,000億元,可能就是短期內房地合一稅收的天花板。



以區域來看,房地合一稅收前兩月的稅收王仍是台中市,主要台中市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在全國排名第二,市場交易量大且近年房價大漲,屋主或地主出售不動產時獲利可觀,也會產生高額的房地合一稅,因此統計時常常都是房地合一稅的稅收王。



今年1月房地合一稅收正值農曆春節期間,稅收剩下20.4億元,2月則增加到37.2億元。



累計今年前兩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金額57.6億元、年減18.5%。



若以區域來看,前兩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台中13.7億元、年減16.8%,新北市12.8億元,年增9.9%,高雄市7.1億元,年減18.6%,桃園市7億元,年減24.7%,台北市5.1億元,年減三成。



曾敬德表示,由於個人房地合一稅負頗重,建議民眾要提前做好節稅規劃,並且保留可扣抵的相關單據與金流資料,利用重購退稅或400萬元免稅額的民眾,也都要確切符合相關規定,才能夠聰明節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109111最後頁
共28589筆/共2859頁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鶯歌中古屋,鶯歌中古屋買賣,新北鶯歌中古屋-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