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中古屋,鶯歌中古屋買賣,新北鶯歌中古屋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鶯歌中古屋,鶯歌中古屋買賣,新北鶯歌中古屋.買一間有電梯的便宜中古(透天/別墅/公寓/農舍/大樓/華廈/套房/店面).有雙車位的中古屋大樓,查詢591鶯歌中古屋實價登錄行情房價,鶯歌中古二手屋2房3房推薦,請指定新北591中古屋樂屋網好房站-WWW.周賜龍.TW

第1頁2224最後頁
共28589筆/共2859頁
房市冷建商資金告急 7月國銀建融壞帳衝高2025/08/30發佈

房市急凍,據金管會統計,7月底國銀房貸、建融逾期放款餘額,各攀升到87.8及35.4億元,其中建融逾放月增額,更是剔除過去兩大個案影響後的近三年高點,銷售不順、資金周轉失靈,使得建商壞帳風險逐步升溫。另外,公股銀行指出,廠辦及房市需求下滑,且房市供給量持續放大,恐導致建商面臨庫存調整壓力,不動產市場續凍到年底。



民眾:「如果有需求的話,可是我記得它(壽險業公司)好像,規定有比較嚴格一點,他的身分,利率也比較高。如果真的銀行已經借不到了,就會改其他的機構吧。」



民眾:「一定都會多加評估,壽險業我看我同事有些也是跟壽險公司借,他的利率不一定比較低,不一定比較高。」



房市景氣低迷,銀行端水位吃緊 ,有些民眾在求貸無門之際,轉向壽險業、農漁會或是網銀增加申貸機會。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3月保險公司新增房貸量超過600件,是兩年前的五倍。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 黃舒衛:「整個滾動式的檢討要到今年年底,所以預期在今年年底以前,在整個銀行資金荒的狀況,其實還是非常的嚴重。它(非商業銀行)在放款水位上面,其實是非常的寬鬆跟寬裕,所以一般民眾如果有需求的話,可能如果是保戶或者是農漁會的會員的話,都可以利用這樣子的借款資源。」



房市買氣大縮水,建商壞帳風險也上升,金管會統計,今年7月底國銀房貸、建融逾期放款餘額各攀升到87.8億元以及35.4億元,其中建融逾放月增額達到近3年高點,且房貸逾放餘額也連五個月站在8字頭高點,反映出央行打房政策,讓房市交易急凍。



對此公股銀行指出,不動產市場恐凍到年底。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吳大任:「這些廠商在經營上,可能就是碰到比較大的困難,所以現在他們有一些可能,已經停止接單,是處在停工的狀態,這些企業如果他停工的話,那他的員工當然就會放無薪假,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就不敢去消費,甚至去買房。」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受北市高房價影響 新北總價1,500萬元以下中古屋占比降至63%2025/08/30發佈

近3年雙北中古屋市場呈現明顯的總價帶分化趨勢,雖然新北市總價1,500萬元以下的中古屋交易占比從70.3%下滑至63.1%,但中高總價產品的占比持續上升,顯示購屋族群對於較高總價物件的接受度正在提升。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盤點雙北屋齡5年以上的中古屋交易資料,台北市總價2,000萬元至4000萬元的住宅產品在市場上持續走強,在今(2025)年上半年占比達到35.7%,成為最主要的成交區間;總價2,000萬元以上的交易總占比也過半達50.7%,顯示中高資產族與換屋族仍是支撐台北房市的主力。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台北市因土地開發接近飽和,低總價產品供給稀少,加上老屋改建進度緩慢,導致房價不斷墊高。原本屬於相對親民價位的物件也逐漸往中高總價區間靠攏,使得首購族與預算有限的消費者選擇轉往新北市甚至桃園等區域,形成「脫北潮」現象。


示意圖。圖片住展雜誌提供

新北市方面,雖然總價1,500萬元以下的產品仍為主流,但占比也從3年前的70.3%滑落至目前的63.1%;總價1,000萬元以下的占比更僅剩31.9%,顯示即使新北整體房價仍相對台北親民,但在板橋、新店、中永和等核心區域房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低總價產品已逐漸萎縮。



陳金萍指出,除了在地自住需求穩定外,新北市吸引不少來自台北市的外溢買盤,進一步推升總價1,500萬元以上的中古屋交易占比。根據統計,該區間的交易占比從去年的29.7%增加至今年的36.9%,成長幅度明顯。無論是北市購屋族轉戰新北,還是在地升級換屋的族群,都顯示出市場對中高總價產品的接受度與需求正在擴大。



受限於房價高漲與供給結構改變,雙北房市總價結構已悄然轉型,目前台北市2,000萬元以上已成主流,新北市雖仍以1,500萬元內為主,但高總價占比也持續攀升,顯示購屋門檻逐年墊高,也將改變未來市場布局與購屋族群的選擇策略。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管制「肥政府、瘦民眾」?央行兩大據數據駁斥2025/08/30發佈
房市管制「肥政府、瘦民眾」?央行引據數據駁斥。(記者陳梅英攝)

近日某媒體引述金融圈人士言論指稱,為因應央行請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銀行爭取承做更多地方政府或公營事業貸款,致地方政府及公營事業能貸到更多錢,且利率更低,這形同「肥政府、瘦民眾」,央行以5大銀行新承作放款利率以及放款餘額等兩大數據駁斥,表示上述言論與事實不符。



央行指出,自去年8月請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以來,5大銀行新承做地方政府及公營事業放款加權平均利率並無明顯下降,且對政府及公營事業放款增加幅度顯著小於個人及民營企業。



央行官員說,一般而言,銀行承做地方政府及公營事業的授信風險相對較低,放款利率亦相對較低。



而去年8月以來,5大銀行新承做地方政府及公營事業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均呈小幅波動;其中,地方政府介於1.746%及1.795%之間波動,差距僅0.049百分點;公營事業介於1.753%及1.824%之間波動,差距僅0.071百分點;高、低點差距均不大,且並無媒體指稱貸款利率直線下降的情形。



在放款餘額部分,今年7月底相較於去年8月底,全體銀行放款增加2.4兆元,各部門放款均有增加;其中,以個人放款增加1.5兆元為最多,主要是房貸增加6,268億元,民營企業增加8,408億元,公營事業及政府分別增加794億元及72億元,亦無「肥政府 瘦民眾」的情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肥政府 瘦民眾? 央行:房貸集中度觀測旨在控管風險2025/08/30發佈

近日金融圈人士指出,為因應央行請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銀行爭取承做更多地方政府或公營事業貸款,導致地方政府及公營事業能貸到更多錢,且利率更低,認為形同是「肥政府、瘦民眾」,另稱央行將在第三季理監事會議,評估把符合都更危老所衍生的整批性分戶房貸,排除在不動產貸款計算範圍的可行性。對此,央行重申,這個說法明顯與事實不符、且是屬於臆測。



央行指出,去年8月以來,五大銀行新承做地方政府及公營事業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均呈小幅波動,地方政府介於1.746%~1.795%之間,差距僅0.049百分點;公營事業介於1.753%~1.824%之間,差距僅0.071百分點;高、低點差距均不大,且並無媒體指稱貸款利率直線下降情形。



放款餘額方面,今年7月底相較於上年8月底,全體銀行放款增加2.4兆元,各部門放款均有增加;以個人放款增加1.5兆元為最多,主因房貸增加6,268億元,民營企業增加8,408億元,公營事業及政府分別增加794億元及72億元,並無「肥政府 瘦民眾」的情況。



央行強調,持續關注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主要是要觀測銀行信用配置情形與控管相關貸款風險,都更危老重建貸款及所衍生的整批性分戶房貸均屬中長期貸款,銀行仍承受房市景氣波動風險。若排除相關貸款,雖可使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下降,但將無法完全反映相關授信風險及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全貌,恐有失央行觀測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的用意。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買房先看這篇!斡旋金支付三階段 撤回權、違約責任一次看懂2025/08/30發佈
房市示意圖

買房先看這篇!斡旋金支付三階段 撤回權、違約責任一次看懂



隨著房市交易量下滑,買方在市場中握有更多選擇權,「斡旋金」的重要性也因此再度被凸顯。斡旋金不僅是買方展現誠意、建立買賣雙方初步信任的方式,但若缺乏妥善制度,往往也可能引發爭議。中信房屋中壢站前加盟店(飛躍團隊)店東陳文宏指出,斡旋金額不必過高,即使是三至五萬元,也足以讓賣方感受到買家的誠意,進而認真考慮是否願意降價出售。他強調:「斡旋金其實就是展現誠意、促成議價的過程,唯有透過制度化管理與透明流程,才能真正兼顧資金安全。」



嚴謹SOP 確保資金安全



為避免斡旋金引發資金爭議,陳文宏分享公司制定的標準處理流程,包括:明訂斡旋金保管責任由公司承擔、限制現金金額不得超過50萬元、並教育同仁建議客戶直接匯款至公司帳戶,或以現金票、本票替代支付,藉此提升資金安全。



多元支付方式 提升透明度



他進一步說明,除了現金,買方也可選擇以匯款、本票或公司票據等方式支付斡旋金。特別是在總價較高的交易中,適度提高斡旋金金額,不僅能展現購屋誠意,也有助於降低交易風險。隨著消費者意識提升,愈來愈多買方傾向直接將斡旋金匯入仲介公司帳戶,以確保留下完整金流紀錄,相較現金交付更具保障。同時,仲介公司在收受斡旋金後,會開立斡旋金單,讓買方有憑有據,進一步提升交易過程的透明度與信任感。



糾紛預防:認清撤回權與違約責任



市場最常見的爭議之一是部分不肖業者誤導買方「已成交,不買就會沒收斡旋金」。對此,陳文宏澄清指出,在賣方尚未正式簽署同意出售前,買方隨時都擁有撤回斡旋的權利,且不受期限限制。然而,一旦賣方簽署同意,斡旋金便會轉為定金;若買方此時反悔,不僅斡旋金會依契約被賣方沒收,買方還必須支付仲介公司服務費。



退還機制:72小時內完成



若交易未能成功議價,斡旋金應於72小時內退還,並透過當面或匯款方式處理,同時仲介會讓買方在斡旋金單上簽收,以避免爭議。



給買方的三階段提醒



陳文宏提醒,買方在斡旋金支付的「前、中、後」三階段都要謹慎:



給付前:若可貸金額不確定,應明確約定「貸款條件」作為解約但書,務必先評估自身財力與貸款能力,確定符合需求後再下斡旋。



給付中:以匯款方式支付斡旋,避免口頭承諾。



給付後:了解可搶在賣方同意前撤回斡旋權與違約時的責任,並確認時效及退還。



市場觀察:買方市場成形



陳文宏指出,目前桃園房市已呈現明顯的「買方市場」。



中古屋價格普遍出現約一成的鬆動,雖然新成屋尚未大幅讓利,但整體成交量不論新舊屋均明顯下滑,「甚至已出現腰斬的狀況」。他提醒買方,若遇到心儀且價格合理的物件應把握時機出手,但同時務必要再次確認自身還款能力與貸款條件,以免因違約而承擔高額損失。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大巨蛋熱區帶動買氣 東區53年老商辦2.25億元成交創高價2025/08/30發佈

即使屋齡逾半百,老商辦依然炙手可熱。根據最新實價登錄資訊,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鄰近大巨蛋的『大陸大樓』,今(2025)年6月成交一筆總價高達2.25億元的商辦物件。該筆交易總坪數202.62坪、含一車位,拆算車位換算每坪單價約117萬元,展現精華地段老商辦的保值與抗跌力。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該大樓位處東區核心、大巨蛋與松菸文創園區旁,交通便利、商務機能成熟,即便硬體設備不如新建案,仍吸引中小企業主進駐。過去大樓商辦交易稀少,2012年低樓層曾以每坪約80萬元成交,如今價格明顯攀升,顯示地段優勢與稀有性持續發酵。



此外,台北市另一筆老商辦高價交易則是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的『台實大樓』,屋齡同樣為53年,單價達104.4萬元,位於南京復興雙捷運站旁,具金融業聚落優勢,租賃需求穩定。


圖片住展雜誌提供

根據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台北市屋齡超過50年的億元級商辦交易已有4筆,顯示老商辦雖年事已高,仍具投資價值。其他成交物件還包括中山區的『長江大樓』,屋齡52年、單價81.1萬元/坪;與『國際企業大樓』,屋齡51年、單價72萬元/坪。



這類老商辦大多位於市中心早期開發區,坪數大、交通方便、生活機能完善,具備穩定出租與改建潛力。若規劃為商務中心或共享辦公空間,還能提高坪效與投報率,成為中小企業或創業者的理想進駐點。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表示,政府打炒房政策壓抑法人購置住宅,但目前對商用不動產相對寬鬆,貸款成數仍可達7成,是吸引法人資金流向商辦市場的主因之一。然而,商辦貸款利率普遍高於住宅,自用型買家須負擔3%以上利率,投資前須審慎評估地段、市場需求、產業聚落與未來改建潛力,才能有效降低風險並發揮資產價值。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全台買氣跌近3成!北部3行政區、南二都成重災區 房市恐回2016谷底2025/08/30發佈
新竹縣市、基隆和南二都等地區都因房市反轉,出現漲多回跌。資料照全台不動產市場進入寒冬,恐怕將重現2016至2017年時房市谷底!房仲業者彙整內政部資料,全台1到7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近3成。專家表示,全台縣市今年前7個月買氣與去年同期相比,皆有不同程度下滑,尤以過去房市熱區如新竹縣市、南二都等處跌幅最重,如下半年交易再縮,全台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恐面臨保26萬棟大關。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1到7月的買賣移轉棟數達15萬4077棟,對比去年同期的21萬481棟,年跌26.8%,並創下自2018年以來新低。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全台上半年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餘波衝擊,又限貸令使買盤進場意願急凍,整體買氣急凍;另觀察近10年1至7月全台買賣移轉棟數,以2016年達13.3萬棟最低,2017年達15.1萬棟次低,而今年迄今買賣移轉棟數累計約15.4萬棟,幾乎比擬當年慘況,若狀況延續,今年恐將面臨保衛26萬棟大關。



觀察數據,各縣市1至7月買賣移轉棟數除了苗栗縣近乎持平,其他縣市皆呈現跌幅,並以基隆市、新竹市、高雄市、台南市、新竹縣買氣最冷淡,跌幅皆達3成以上。賴志昶指出,前述區域皆屬疫情後房市大幅起漲區域,各有不同議題,如基隆市有基隆捷運、品牌建商進駐,而新竹縣市有竹科客群帶動,至於南二都亦有半導體產業進駐創造話題,使得去年以前買氣大增,惟適逢房市翻轉,此類房市熱區,因投資、置產風氣較盛,漲多即會回跌更重。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目前銀行滿水位問題難解,市場適逢近年來最大交屋潮將至,房市前景不明朗,加諸關稅問題後座力仍未浮現,自用客戶可多多看屋、伺機而動,不過,無論是自用或是置產,自備款與貸款之外,現階段利率較多年前大幅攀升,購屋人更應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慎選置產地段,避免在財務壓力下沒頂。


全台房市進入寒冬,房仲業者彙整內政部資料,全台前7個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恐將重現2016至2017年時房市谷底。住商機構提供

全台房市進入寒冬,房仲業者彙整內政部資料,全台前7個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恐將重現2016至2017年時房市谷底。住商機構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Q2房價跌幅擴大 調查:雙北公寓指數續下修且季跌超過3%2025/08/30發佈

2025年第二季「政大永慶七都大樓房價指數」和「政大永慶雙北公寓房價指數」出爐。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第二季七都大樓房價指數全數下跌,其中新竹縣市第二季下跌近 4% 最多。比較雙北地區的公寓產品房價指數變化,台北市公寓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出現跌幅,新北市的公寓房價指數除在 2025 年第一季出現 0.2% 的盤整之外,整體也呈現走跌的趨勢。



觀察 2025 年第二季七大都會區的大樓房價指數變化,與第一季相比,七都大樓房價指數均下跌,跌幅介於 0.4% 至 3.7% 之間。新竹以季跌幅 3.7% 最多,台南以 2.7% 的跌幅居次。台中、高雄分別也有 2.1% 與 1.7% 的跌幅,台北、新北跌幅約落在 1% 上下,桃園跌幅 0.4% 最輕。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指出,2025 年第二季在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續行,加上美國又宣布關稅政策下,房市交易未見起色。而且,目前買方期待有一定的降幅才願意進場,而不少賣方也評估房市現況,願意讓利促成交,使本季七都大樓房價指數皆呈下跌的現象,反映市場買氣降溫,房價持續修正中。



至於跌幅最深的新竹縣市,郭翰分析,新竹縣市近年來房價漲勢凌厲,加上當地新增供給有限,因此地段好且保值性高的大樓房價更是水漲船高。不過,剛性需求強勁的新竹縣市仍不敵房市政策的衝擊,房市熱度也跟著降溫,從實施信用管制後的 2024 年第四季到 2025 年第二季,大樓房價指數顯示過去漲多的房價開始明顯修正。



至於雙北地區的大樓和公寓指數,2025 年第二季都下跌。其中,台北地區公寓指數連四季下跌,且 2025 年第一季季跌幅僅 1.6%,第二季又再擴大至 3.2%,房價已有不小的修正幅度。而新北地區公寓指數則是近四個季度共有三季下跌,經 2024 年第三季、第四季下修後,2025 年第一 季指數盤整,第二季指數跌幅又再擴大至 3.2%,整體房價呈現走跌趨勢。



郭翰說,目前銀行房貸額度仍緊,購屋族取得貸款門檻高、排撥時間長,市場交易難度提升,直接衝擊市場買氣。目前看來,下半年房市交易量欲大不易,回升空間有限,預期整體房市會呈現「量縮價緩跌」的格局。今年第第三和第四季的「政大永慶七都大樓房價指數」和「政大永慶雙北公寓房價指數」是否持續走跌值得持續觀察。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交易慘澹,全台前7月買賣移轉棟數年減近27%,今年恐難保26萬棟2025/08/30發佈
全台不動產市場進入寒冬,恐怕將重現2016至2017年時房市谷底。房仲業者彙整內政部資料,全台前7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6.8%。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全台縣市前7月買氣與去年同期相比,皆有不同程度下滑,尤以過去房市熱區如新竹縣市、南二都等處跌幅最重,如下半年交易再縮,全台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恐面臨保26萬棟大關。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前7月買賣移轉棟數達15.41萬棟,對比去年同期的21.48萬棟、年跌26.8%,並創下自2018年以來新低。賴志昶分析,全台上半年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餘波衝擊,加上限貸令使買盤進場意願急凍,令整體買氣急凍;另觀察近10年同期全台買賣移轉棟數,以2016年達13.3萬棟最低,2017年達15.1萬棟次低,而今年至今買賣移轉棟數累計約15.4萬棟,已可比擬當年慘況,若此狀況延續,今年恐將面臨保衛26萬棟大關。



觀察數據,各縣市前7月買賣移轉棟數除苗栗縣近乎持平之外,其他縣市皆呈現跌幅,並以基隆市、新竹市、高雄市、台南市、新竹縣買氣最冷淡,跌幅皆達三成以上。賴志昶指出,上述區域皆屬疫情後房市大幅起漲區域,各有不同議題,如基隆市有基隆捷運、品牌建商進駐,而新竹縣市有竹科客群帶動,至於南二都亦有半導體產業進駐創造話題,令此五縣市去年以前買氣大增,惟適逢房市翻轉,此類依託房市話題撐起的熱區,因投資、置產風氣較盛,漲多即會回跌更重。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交易慘淡 全台買賣移轉棟數難保26萬棟 五縣市買氣大跌三成2025/08/30發佈

全台不動產市場進入寒冬,恐怕將重現2016~2017年時房市谷底。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資料,全台1~7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6.8%。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全台縣市1~7月買氣與去年同期相比,皆有不同程度下滑,尤以過去房市熱區如新竹縣市、南二都等處跌幅最重,如下半年交易再縮,全台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恐面臨保26萬棟大關。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1~7月買賣移轉棟數達15萬4,077棟,對比去年同期的21萬481棟,年跌26.8%,並創下自2018年以來新低。賴志昶分析,全台上半年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餘波衝擊,加上限貸令使買盤進場意願急凍,令整體買氣急凍;另觀察近10年1~7月全台買賣移轉棟數,以2016年達13.3萬棟最低,2017年達15.1萬棟次低,而今年至今買賣移轉棟數累計約15.4萬棟,已可比擬當年慘況,若此狀況延續,今年恐將面臨保衛26萬棟大關。



各縣市買氣幾乎全跌,五縣市大減三成為重災區



觀察數據,各縣市1~7月買賣移轉棟數除苗栗縣近乎持平之外,其他縣市皆呈現跌幅,並以基隆市、新竹市、高雄市、台南市、新竹縣買氣最冷淡,跌幅皆達3成以上。賴志昶指出,上述區域皆屬疫情後房市大幅起漲區域,各有不同議題,如基隆市有基隆捷運、品牌建商進駐,而新竹縣市有竹科客群帶動,至於南二都亦有半導體產業進駐創造話題,令此五縣市去年以前買氣大增,惟適逢房市翻轉,此類依託房市話題撐起的熱區,因投資、置產風氣較盛,漲多即會回跌更重。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目前銀行滿水位問題難解,市場適逢近年來最大交屋潮將至,房市前景亦不明朗,加諸關稅問題後座力仍未浮現,自用客戶可多多看屋,伺機而動,不過在無論是自用或是置產,自備款與貸款之外,現階段利率較多年前大幅攀升,購屋人更應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慎選置產地段,避免在財務壓力下沒頂。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2224最後頁
共28589筆/共2859頁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鶯歌中古屋,鶯歌中古屋買賣,新北鶯歌中古屋-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